消弧线圈的额定电压(消弧线圈电流调节范围)
本文目录一览:
消弧线圈位移电压多少正常
1、不大于额定相电压的15%。根据查询消弧线圈百科信息可知消弧线圈位移电压不大于额定相电压的15%正常。电压(voltage),也被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2、电网三相线路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点对地电压和额定相电压的比值应不超过5%,消弧线圈长期运行时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正常投入消弧线圈前应先投入变压器,停用时只需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操作消弧线圈隔离开关时需注意,防止弧光造成短路或其他事故。
3、因为大部分10KV的消弧线圈,中性点PT的额定变比都是10000/100的,若位移电压超过相电压的15%算下来约为6062X0.15 910V.根据变比换算下来,若按10V算的话则达到PT的额定电压了,超过就会烧PT。35KV的消弧线圈中性点PT变比大部分都是350的,同理。可能有些片面,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4、【答案】:A、B、D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873,“消弧线圈接地”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需满足以下要求:①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15%;本题中,即为中性点长时间电压位移不超过。
5、中性点位移电压小于15%相电压时,允许长期运行。 接地变压器二次绕组所接负荷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运行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弧线圈装置运行工况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系统接地的次数,起止时间,故障原因,整套装置是否正常等,并上报相关部门。
6、在正常情况下,长时间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脱谐度一般不大于10%(绝对值),消弧线圈分接头宜选用5个。脱谐度计算如下:ν=(IC-IL)/IC。式中,ν为脱谐度;IC为电网回路的电容电流,A;IL为消弧线圈电感电流,A。由于电容电流IC略大于电感电流IL,故脱谐度大于零。
全绝缘消弧线圈绝缘等级
kV绝缘等级,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设备,例如低压开关设备等。3kV绝缘等级,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kV及以下的设备,例如中压开关设备等。10kV绝缘等级,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设备,例如高压开关设备等。20kV绝缘等级,适用于额定电压为20kV及以下的设备,例如高压开关设备等。
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绝缘油试验。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干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以及进行器身检查的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应测量铁芯绝缘。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后)。调匝式消弧线圈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1检查相位(大修后)。
本标准将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外绝缘污秽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0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污秽等级的划分基于污湿特性、运行经验和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附盐密度(盐密)的综合考虑。当这些因素不一致时,经验优先决定。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点将通过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当此电容电流较大时,会在接地点引发间歇性电弧,导致过电压现象,引起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显著增加。过电压作用下,可能引发绝缘损坏,形成两点或多点接地短路,事故范围扩大。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
1、倒换消弧线圈应遵循先拉后合的原则,避免同时接于两台变压器中性点上。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包括定期检查电压、补偿电流、温度、外观、瓷件、油色、油位、引线接触情况、呼吸器硅胶状态、接地情况及有无异常声音等。
2、一)消弧线圈装置运行中从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切换到另一台时,必须先将消弧线圈断开后再切换。不得将两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同时接到一台消弧线圈上。(二)主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装置一起停电时,应先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再停主变,送电时相反。
3、该消弧线圈在运行中无需装设阻尼电阻,不会出现串联谐振,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简化了设备。在单相接地故障后,它最快可在5ms内输出补偿电流,有效抑制弧光,防止因弧光引起空气电离而造成相间短路。同时,它能有效消除相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多次的单相接地故障。
4、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而当电网受到雷击或发生单相电弧性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将上升到相电压,这时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感性电流与单相接地的电容性故障电流相互抵消,使故障电流得到补偿,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变得很小,不足以维持电弧,从而自行熄灭。这样,就可使接地迅速消除而不致引起过电压。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压位移不应超过额定相电压的多少?
如果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过高,则单相接地时采用消弧线圈也难以灭弧。因此,要求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5%,这样采用消弧线圈易于灭弧。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17条规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发电机,在正常情况下,长时间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脱谐度一般不大于10%(绝对值),消弧线圈分接头宜选用5个。脱谐度计算如下:ν=(IC-IL)/IC。
【答案】:A、B、D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873,“消弧线圈接地”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需满足以下要求:①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15%;本题中,即为中性点长时间电压位移不超过。
电网三相线路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点对地电压和额定相电压的比值应不超过5%,消弧线圈长期运行时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正常投入消弧线圈前应先投入变压器,停用时只需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操作消弧线圈隔离开关时需注意,防止弧光造成短路或其他事故。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应运行于过补偿状态。 中性点位移电压小于15%相电压时,允许长期运行。 接地变压器二次绕组所接负荷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运行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弧线圈装置运行工况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系统接地的次数,起止时间,故障原因,整套装置是否正常等,并上报相关部门。
正常情况下,电网和发电机的中性点位移电压有着严格的限值,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长时间的位移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相电压的15%以内,发电机则需控制在10%以内,同时,消弧线圈的分接头配置和脱谐度设计也需符合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