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电压芯片(隔离电压芯片有什么用)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4

本文目录一览:

低功耗电压隔离芯片有哪些

1、CA-IS302X。CA-IS302X芯片为兼容I2C接口的双向通讯低功耗隔离器,隔离器的输入侧与输出侧具备电气隔离特性,电气隔离屏障由二氧化硅构成的高压隔离电容构成,所以CA-IS302X是低功耗电压隔离芯片。

2、这款创新的芯片旨在为肖特基二极管提供一个低损耗的替代方案,特别适合汽车、航空电子和太阳能领域的应用。LTC4359具备强大的适应性,可在4V至80V的宽电源电压范围内稳定工作,即使面对极端的-40V至100V输入电压,它也能保持无损。

3、另外,还有高效率5A开关稳压器LM2678,升压式DC-DC电源转换器LM2703/LM2704,电流模式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M2733,低噪声升压式电源转换器LM2750等。

单路隔离驱动芯片哪个好

1、NSi6801x单路隔离驱动芯片、芯科si8233。NSi6801x单路隔离驱动芯片好。NSi6801x隔离单路隔离驱动芯片凭借其高效能和可靠性,成为纳芯微所有用户强烈推荐的产品。芯科si8233好。具有两路独立的驱动,并且支持原副边5V的隔离电压,每路的峰值驱动电流达4A。

2、针对需要完全数据隔离且能以单芯片实现RS-232接口隔离的应用,有诸如ADM3251E这样的产品。集成DC/DC的数字磁隔离器,如ADUM5401和ADUM5402,它们整合了电源隔离功能,简化了隔离电路设计。双向信号磁隔离器,如ADUM1250,专为1-wire和2-wire总线设计,实现了单路通道的双向隔离。

3、针对RS-232接口,有隔离型RS-232收发器如ADM3251E,它实现了完全的数据隔离,单芯片解决接口隔离问题,简化设计。集成电源隔离功能的数字磁隔离器,如ADUM5401和ADUM5402,它们简化了电路设计,内置隔离特性,适用于需要电源隔离的应用。

4、ULN2003驱动芯片,最高工作电压50V,单路最大工作电压=流500mA。

如何将15V电压通过DCDC变换隔离降压到12V,用什么芯片也可以。

1、可以使用SG3525A、SG3527A、KA3525A、TL494等芯片来实现15V电压的隔离降压到12V。 DCDC转换器指的是直流到直流的电压转换,这类转换器通常用于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直流电压水平。 家庭常用的220V电源是交流电(AC),而DCDC转换器处理的是直流电源,如电池等。

2、方法多得很:1:电阻分压 2:用芯片,稳压管或者就像二楼说的7812(一种芯片,输出为+12V)3:开关电源变换器。如BUCK电路等。寻求简单的话,就用方法1或者2吧。7812是一个三端稳压管,它能够输出+12V的直流电压,只要接入的电压比+12V高出几伏,就可输出+12V的电压。你的不是15V么,所以刚好啊。

3、你这个输入有时会低于输出,所以用用到升压DCDC。如果不考虑效率问题,可以先升压,把输入的10-15v升压到18v,再通过dcdc降压到你虽需要的15v。只是最省事的一种办法,只是效率会降低。

4、用12V降5Ⅴ,而且输出近10A,12V电源输出电流,必须要大于10A。用7805三端稳压最大输出3A,再用高频大功率复合管并接,输出电流可以满足要求。

5、dcdc转换是你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串联几个二极管来分压。这个倒是很简单,况且你输入和输出的电压差值相差不是很大(空载电压要比带载电压高一些),以带载输出15v算大概要串联5~6个二极管,应该可行。但要选择好二极管型号,留足电流余量,做好散热。免得因发热引起火灾。

高压储能模拟芯片盘点(ADC/隔离/接口/电源)

隔离芯片纳芯微作为国内隔离技术的领导者,提供多通道隔离和非隔离接口,用于BMS的模拟采样、通信隔离,确保电池包安全。 电源芯片矽力杰的电源模块和DC/DC转换芯片为储能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解决方案。 运算放大器电流采样部分,如分流器采样配合隔离运放和高精度ADC,确保电流测量的精准度。

隔离芯片方面,纳芯微是国内领先企业,提供多通道高低边开关和隔离ADC/运放,用于BMS中的模拟采样、SPI通信隔离等。他们还在研发固态继电器,提高绝缘检测性能。电源芯片,如矽力杰的AC/DC稳压器和DC/DC转换器,为储能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适用于BMS电源方案。

昂宝电子:拥有亚微米CMOS、Bipolar、Bicmos、BCD工艺技术的模拟及数字模拟混合IC产品,主要产品包括AC/DC电源管理芯片、照明和背光驱动芯片、MCU产品,应用领域覆盖通信、消费类电子、计算机及接口设备。

信号链模拟芯片指的是拥有对模拟信号进行收发、转换、放大、过滤等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信号链模拟芯片可以分为线性产品、转换器产品、接口产品等,其中线性产品主要有放大器和比较器;转换器有ADC和DAC等。信号链各品类布局来看,思瑞浦和圣邦股份均布局全面,包括了各大类信号链产品。

帝奥微和杰华特则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领域取得突破,分别通过自主研发和客户合作拓展业务。纳芯微在隔离芯片领域占据龙头,抓住中美贸易摩擦的机遇。思瑞浦和芯海科技分别以信号链和ADC/MCU为核心,快速崛起于通信和消费领域。芯朋微以AC/DC芯片在家电和工业领域攻城略地,力芯微则依托手机市场大客户发展。

关键词:隔离电压芯片